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苏易:梦想易筑,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2015-04-20      

当“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苏易满怀激情地出现在了观众的眼前。当台下的亲友团投来期许的目光时,她手中紧握的仿佛不是话筒,而是载满梦想的行囊。没有七彩的灯光,没有华丽的陈设,有的只是区区三尺讲台;没有惶恐与不安,没有犹豫和畏惧,有的只是慷慨陈词和豪情壮志。也许,于她而言,这不仅是“中国梦”的演讲台,更是她实现心中小小梦想的大舞台。

用行动而非语言来证明自己

大学校园里不乏踌躇满志的有为青年,苏易便是这其中一位。竞选学生会干部、参加各项等级考试、组织学生工作、参加学院活动等都是她乐此不彼的事。她总是怀揣着炙热的信念,对任何事情都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挑战,用微笑来回馈出现在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组织文学院第一届汉字听写大赛时,她正担任学校自管委的分会主任。万事开头难,第一次举办这类活动,其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谈及汉字听写大赛的筹备工作,她说到:“第一届汉字听写大赛是由三个平级部门分管负责的,三个部门负责人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十分考验大家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庆幸的是大家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消除了很多沟通交流上的不便。”

除此之外,汉字听写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是一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活动,因此举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汉字听写大赛的变数大、灵活性强、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备好应急措施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同时筹备者也要有良好的反应能力,这样才能让活动举办得更完美、更尽人意。” 苏易也是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的组织者之一,与第一届不同的是它不再仅仅是文学院内部的活动,而是以校级活动的形式举办的。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基础,这次筹备活动就变得得心应手了。活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当被问及活动圆满结束后心情如何时,她说:“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能参与到这种大型活动,看着它从最初成形到圆满落幕,我非常的高兴,也非常有成就感。但是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从比赛开始前的三四个小时到活动结束后的那一个晚上,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复,活动前思考过程中将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活动之后就反思为什么策划时就没有预想到会出现这些状况。但是,我知道任何活动都不是以绝对完美的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每一次活动出现的问题都是在为我们以后举办此类活动提供经验和范例,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总结教训,争取把活动办得一次比一次好。”

苏易待人真挚、为人谦逊、对待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学生会换届选举时,她成功的竞选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学生会主席要做到统筹全局,因此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也将接受比以往更为严峻的考验。然而我并不畏惧考验,我相信我能胜任此职。”她说:“每当我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并不去设想它的结果会是如何,我只把它当做是一个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机会。”

“成功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但闪电总不会打在相同的地方,摔倒了爬起来就好。” 这是苏易的座右铭,如今她已经大三了,再不是刚跨进大学门槛的那个懵懂的女孩儿,对自己、对生活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刻正是她展望未来、实现梦想的好时机。

坚持与规划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苏易除了学生工作做得出色以外,在本专业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学习奖学金。“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多去图书馆看看书做做功课。大学只是懒人的天堂,一个合格的学生总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她说道。

她还是一个懂得安排与计划的人,学生工作与学习总是交织着充盈着她的生活,“大学是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地方,因此我们不仅要搞好学习,也要珍惜锻炼的机会,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做到都有所兼顾。但是在二者冲突的时候一定要权衡好孰轻孰重,必须要明确的是我们是大学生,学习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苏易认为学生工作需要一届届传承下去,应该吸收前人经验,将优点发扬光大。她以自身经历告诫她的学弟学妹们,“学生工作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做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放弃了。我觉得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能坚持下去的就不要轻易放弃,很多事情都是只有当你坚持下去时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对于培养自信心有莫大的帮助,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人生经历中一份宝贵的经验。”

对于以后的计划,苏易说:“大三是一个关键时期,考研在我的计划之中,就如同我所说的那样,我是一个勇于挑战的人,但我也是一个不畏惧失败的人,如果考研的成绩不理想,我也不会因此沮丧,我会去从事一项自己喜爱的工作。因为我是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所以将来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长路上相伴而行

大学是一座历练之城,既是福祉,同时也是考验。人们生活在其中,接受精神的洗礼,铅华散尽,最终会寻求到生命的真谛。苏易说:“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无比美好的,可当我身临其境时才深刻体会到无比骨感的现实。”说这话时她原本素净的脸庞被夕阳的余晖渡上了一层红晕,恬静的微笑背后似在诉说那些被深埋于心的故事。

谈起已然逝去的两年多的大学生活,苏易不禁感叹:“年少时以为大学便是人间天堂,我努力读书为的就是有一天能踏进这座充满自由、无拘无束的象牙塔。但当我真正涉足其中,我才意识到大学并非是一个用以玩乐的天堂,而是人这一生中最后一个可以集中精力吸取知识、锻炼能力的地方,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任何人的人生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不退缩,最终能越过障碍,抵达繁花盛放的彼岸。苏易亦如此,面对难以抉择的方向,是放弃或是继续前行?她也时常陷入迷茫与困惑,庆幸的是成长路上她遇到了那些让她想要用一生来感恩的人。

说到感恩,她的眼神便越加柔和。“不论是文学院分团委书记蔡锐老师,还是辅导员林丽玥老师,他们都是我的人生导师。每当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总是他们在一旁提点我、鼓励我、重新唤起我的斗志和信心。他们在每一位普通的学生身上都无私地投注心血,只讲付出不问回报。”

如果说以上两位老师是苏易人生路上的灯塔的话,那么文学院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就如同夜空中遥不可及的点点星辰,为学子们标榜立威。“文学院有一批学识渊博的老教授,他们多年来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地为文院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影响最深的是给我们上古代文学史课的毛庆教授,他总是以绝对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让我们牢记每一篇重点课文,每一个文言常识。虽然当时并不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但当我们真正从中吸取到知识的时候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原来他是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知识。”

成长过程中除了良师,益友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一路与她携手共进的是她如同姐妹一般的室友。“我和室友是共同进退、互帮互助的关系。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她们就如同强有力的后盾,给予我满满的正能量。很感激在我最美好的年纪能遇见最好的她们,正是由于她们的存在,我的步伐才显得更加坚实有力。”

当然,光凭外界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苏易自身那股拼搏向上、不屈不挠的劲头,正带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苏易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深受父亲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勇敢而又不服输的个性。自觉、独立、坚持、珍惜是苏易为自己大学生活总结的八字箴言,她说:“我对生活是充满激情的,也有着自信乐观的态度,因为我相信,生活的反馈与自己当初的付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一致的。”她是这样在说,也是这样在行动。

生命如同枝桠漫生的树,分岔路虽如枝桠一样多,但都归于根未来的道路虽曲折繁复,让人难以选择,但苏易不会轻言放弃。她坦言:“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人生始终是不完整的。”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持的信念。”当信念长存时我们便又离成功进了一步。

(记者 周思羽)

上一条:赖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下一条:阳琬琪:以梦为马,踏梦而行

关闭 【打印】  【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