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杉的“爱心”假期
“我正在水龙头旁给小宝宝洗尿布呢,首先把上面的脏东西用水给冲洗掉,然后再冲洗几遍,再用洗衣粉仔细的洗,之后再用清凉的水洗几遍,这才把几张尿布洗干净了。这是我第一次给宝宝洗尿布,也忘了它有多脏,忘了它有多难洗,只知道她很需要我去做这些,真的很需要。”
刘昱杉,我校传媒学院影视戏剧专业的一名学生,她和我们一样都在文理,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是在文理学院为明天努力的学子。不同的是她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的名字,她用她的爱,温暖了那个孤寂的宝宝。
刘昱杉的家乡在山东军城县,这位来自山东的姑娘身上就有那么股豪迈味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了在自己家乡的双龙桥前黄岗一村有一对龙凤胎家境贫寒,母亲因为疾病在他姐弟俩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很为难的、很舍不得的离开了他们,奶奶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父亲更是不能承受这样噩耗般天大的打击,每天不得不靠输液来维持快要垮掉的生命,知道这些后刘昱杉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一百余元的零花钱寄给了他们。虽然很少,很平凡,但很温暖,或许起不到什么作用,却可以抚摸那被撒了盐的伤口。
爱,是件幸福的事
“见到这种情况,我就在继续在网上号召募捐,希望更多的好人伸出你们爱心的手,来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尽一下自己的绵薄之力,那么希望的种子就不会破灭。”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她,内心却有着一份坚定而执着的信念。
我开始感到羞愧,我不是一个冷漠的人,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我总是想要给予帮助,可是我从来没有付出行动,看着她坚毅的神情,我不断反思自己,虽然对我来说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却是足以温暖他们心房的阳光。
我想,刘昱杉只是用半夏,却给与他们生命一缕开始希望的阳光。她没有做得那么轰轰烈烈,只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送给他们希望的种子。当她看到邻居们都很热心的帮助这两个小宝宝,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照料家务……大家纷纷伸出爱的双手。
她也主动的参与了进去,看到他俩闹气了、不乖了,就轻轻的拍着他们的小肚子,哼着自己也不太熟悉的摇篮曲,慢慢的,他俩在所有人的关爱与照料中幸福的熟睡了,有时那可爱的小嘴还时不时的舔着自己的嘴唇,沉浸在香甜的美梦中……
“记得有一次,那俩小宝宝饿的哇哇的哭个不停,怎么哄也不行,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我看见一个年轻的阿姨急匆匆的赶过来,后来才知道她是刚有过孩子的妈妈,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喂饱,就急忙赶过来给这位龙凤胎姐弟喂奶。两个宝宝大口大口的吃着,满足的打了饱嗝,慢慢的进入熟睡,看到这一幕大家幸福地笑了。”听着她很有感情的说着她的暑假,说的那么津津有味,那样活灵活现,就像在我们面前刚刚发生一样,把我们慢慢的拉进了那段艰苦而又幸福的时光……
刘昱杉笑着说:“其实,我做这些事的时候心里就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就没有想到当地的媒体还会那样的关注我,我只想尽我应该尽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去给他们送去一些温暖,仅此而已。”
爱,用温暖呵护你的心
在和村民聊天中,刘昱杉得知黄岗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的重担,不得不离开幼小的他们。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侄子,能在家人的爱里成长,吃喜欢的东西,玩喜欢的玩具,接受很好的教育,他的童年一片绚烂。她无法想像那一群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们,在小乡村里孤独守望,渴望关怀却无法得到的那种心情,他们会有多难过呢?
她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不仅仅是捐点钱,“他们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啊!”于是她和哥哥又在网上发起募捐,遍访亲朋好友,在他们那里收集了很多物品,其中包括衣物之类的生活用品。另外,她还通过自己的实习单位和以前的老师那里收集到读物两百余册。她满怀喜悦的将物品带到村子里分发给了那些孩子们,虽然那些物品不是新的,但是满满的爱也足够温暖了。
她准备好了糖果走进教室,原本以为孩子们会抢着吃,可是孩子们在面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大姐姐时显得拘谨,他们一定是孤单久了吧!她将书分发到他们手中,那一双双闪烁着渴望的眼睛刺痛着她的心,眼眶忍不住红了。一本一本的书由刘昱杉的手里递到孩子们的手里,一道道暖流在教室里回荡,她的手因为激动而有点微颤。
刘昱杉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孤僻,于是她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我记得我们学院3月份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我去支教的时候,那里的孩子都是很兴奋的。到了这里我感到和我想像的不一样,他们都过分的安静,我拉着他们一起玩捉迷藏,但还是没有一点愉快的氛围。”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想办法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向周围的人询问,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孤僻,内心都很封闭,没有一点活泼的力量,这根本就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性格。“于是,我就讲一些可笑的儿童故事,并扮着里面动物的形象,哇哇直叫,终于,他们的微笑出现在我面前了。那嘴角似乎好像很久都没有动过一样,很干裂,我很欣慰,我的眼又被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微笑淡淡的融合到我微弱的视线里……”
希望能够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她不停地讲起了故事,那些故事栩栩如生,涓涓而出,一点一滴汇进孩子们的心里。在轻松的氛围下他们笑得特别开心,她也忍不住露出微笑,她似乎看到孩子们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
他们一起玩游戏,奔跑着、欢笑着、追逐着,欢快充满其中,时间过得那么快,刘昱杉不得不离开,有个小男孩一直黏着她叫姐姐、姐姐。她摸摸小男孩的头,对孩子们说:“姐姐还会回来的,下次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好不好?”“姐姐,我要吃好吃的,你要记得给我带哦。”“姐姐,下次还带书给我吗?我喜欢看。”刘昱杉坚定的回答说:“好,姐姐会记住的。”昱杉带着不舍离开了学校,离开了那些需要爱的留守儿童。
爱,不需要任何理由
很多人都会问刘昱杉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身后是不是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她。“那不仅仅是做一件小事,那是慰藉我们心灵的一碗热鸡汤。”刘昱杉说到:“这是我们学院3月份做雷锋活动时的一句话,我当时以为我要是能成为他们心灵的一碗热鸡汤,我该是多么的伟大呀!”是啊,她这次真的做到了,脉承雷锋精神,用行动诠释着心中的善意。我们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活动,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释放自己心中的善念。
爱需要理由吗?刘昱杉没有给我们任何花哨的句子,也不像台词的死板。她只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帮助别人是应该的。”也许有人会因此而失望,她没有说过壮丽的誓言,没有高谈优美的振振之词。虽然很朴素、很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已将助人为乐化为她深入灵魂的本能。
我们总是在为自己所做的事寻找一个伟大的出口,可是谁说爱一定就是壮丽。有人做好事是为了出名,有人做好事是迫于社会压力,有人做好事纯粹是出于关爱和快乐自己。
现代社会的爱已经被包裹得令人窒息,不是到了雷锋日就有一批一批的人挤到孤儿院、养老院,将老人的头发都洗掉,将孩子们当成玩具,一个个像赶场的明星一样。那种爱就像飓风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谁又能承受这样的爱呢?
爱需有道,就像刘昱杉那样遇上了就做了,自然而然,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刘昱杉的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沸沸扬扬,她曾一度感到苦恼,她就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想过要让那么多人知道,媒体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她的生活。后来她发现媒体宣传她的事迹,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有那么一群孩子需要帮助,她的生活受到的影响也就微不足道了,她呼吁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献爱心活动,只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薄弱了。
世界上做好事的人并不少,能够被我们知晓的却并不多,刘昱杉是千千万万中的一员,只是刘昱杉的事被人们知道了,而那些无名英雄们依旧在默默坚持自己的信仰。做好事是为了让他人快乐,同时也让自己快乐,做好事不是为了功利名就,做好事没有那么多理由,做好事就是纯粹得如同阳春三月的暖阳。帮助他人是应该的,要知道,爱,从来不需要任何理由。
栏目编辑:王世通 林诗怡 李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