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发展沿革 -> 正文
成都文理学院2019年年鉴
2022-03-24      

成都文理学院

2019年基本情况统计

类 目

数 量

类 目

数 量

一、学生情况(单位:人)

2.专任教师数

1029

1.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

25419

3.正高级职称数

102

普通本科生数

19416

4.副高级职称数

222

普通专科生数

6003

四、办学条件

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

7506

1.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147685.3849

普通本科生数

5388

2.校园占地面积(千平方米)

1119.32

普通专科生数

2118

3.年末校舍面积(千平方米)

555.916

3.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

6304

4.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3160.58

普通本科生数

4254

5.图书馆面积(平方米)

32098.96

普通专科生数

2050

6.年末纸质图书册数(万册)

254.3346

二、学科及专业设置(单位:个)

71

年末电子图书(GB)

31498

1.本科专业数

38

7.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3095

2.专科专业数

33

8. 省级实验实训中心 (个)

2

三、教职工构成(单位:人)

1.总数

1291

【党建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守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实施领航、铸魂、强基三大工程,推进党建工作向标准化、可视化、信息化发展,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融合并进,党建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机关四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党建项目(案例)“聚焦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 构建党内七级递进式集中教育培训体系”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作为全省民办高校唯一代表,学校党委书记高华锦先后在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交流会、全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研讨会、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中国教育报》以《高擎党旗育新人——成都文理学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纪实》为题,对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进行全景式报道。报道指出:“党建先进已成为学校的亮丽底色和‘金字招牌’”,“学校的党建工作为四川省民办学校乃至全国的民办学校‘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样本。”举行2018—2019学年党内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彰大会,对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发展党员工作先进单位、2个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示范党支部、44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抓好党校第31、3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1956名学员参加培训,1918人取得结业资格,193人被评为“优秀学员”。2019年,发展新党员333名,322名预备党员转正。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党委、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将主题教育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紧跟上级要求、紧扣主题主线、紧贴工作实际,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贯穿始终,主题教育实现高质量、有特色、走在前。省委主题教育简报第87期以《成都文理学院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题,对学校主题教育特色做法、典型经验进行推介。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安排,学校党委书记高华锦在教育部第237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上作主题教育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主题教育简报先后两次推介学校主题教育特色做法、典型经验。省委教育工委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认为,“成都文理学院主题教育组织有力,成效显著”。

【专业建设】2019年,学校紧扣四川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优势特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将原来的10个学科减为9个;将原有的77个专业减为46个,其中本科专业减少9个,专科专业减少22个。新增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园艺3个本科专业以及早期教育、体育艺术表演2个专科专业,新申报了运动康复、数字媒体艺术、金融学3个本科专业和金融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环境艺术设计3个专科专业。学前教育、休闲体育专业获批立项省应用型示范专业,会计学、旅游管理专业2个专业获批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引进25门名华在线课程,儿童文学、幼儿体操、Web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与模拟实训、税务会计理论与模拟实训、Java程序设计六门课程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课程获批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运动规律、主持人四维训练与即兴口语表达、咨询心理学、旅游文化四门课程申报了第二批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获批立项3个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其中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的“《市场营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获批为重点项目,文法学院教师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政‘故事课堂’建设、体育与医护学院教师的“转型时期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获批一般项目。在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在2019年“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四川站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3名学生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2名学生荣获二等奖、21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1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目标考核中,荣获目标考核二等奖。2019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国家级21项、省级43项、校级127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逐步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师资队伍建设】2019年,学校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稳定与提高并举,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深入推进岗聘改革、薪酬改革、职称改革、人才引育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学校对人事聘任与离职、考勤与休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成都文理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通过发挥二级部门能动性、用活网络招聘渠道及参加校内外专项招聘等多项举措,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19年,共引进各类人才94人。相比往年,硕士比例有了明显的提升,占81.4%。按照德业双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应用型研究相统一的要求,共组织约3000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

【科研工作】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改革”的方针,着力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全面修订了《成都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成都文理学院科研成果奖评奖实施细则》,制定了《成都文理学院学术讲座(报告)管理办法》《成都文理学院教研室实施细则》等管理规定。组织申报科研项目59项,成功立项30余项(厅级以上项目10项)。组织未结题科研结题评审工作,接收省厅结题材料16项,校级结题材料14项。学校在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论文和优秀活动案例”征文比赛中,教育学院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荣获一等奖两项。学校选送的《四川民歌采风录》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生工作】2019年,学生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全面展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学生资助等工作,努力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组织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训班”,选拔248名学员参与学习。组织辅导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辅导员徐杏荣获2019年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提交的案例《学而无止境,诲人永不倦》荣获2019年全国民办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案例“三等奖”;韩杰荣获“第五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在四川省2019年“3·25(善爱我)--有效学习、做健康快乐的追梦人”大学生校园心理微视频大赛中,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上报的作品荣获三等奖1项、最具内涵奖2项。在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中,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国旗护卫队队员唐龙受邀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升旗手交流展示”暨“第四节全国十佳升旗手”评选活动,荣获“优秀升旗手”荣誉称号。在“魅力中华”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展与文学大赛中,软笔书法1名获十佳奖、1名获一等奖、硬笔书法3名获一等奖、3名获二等奖。学校评选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41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706名、国家助学金获得者5786名,完成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127名。为23563人次学生累积发放财政奖助学金2353.12万元、校级奖助金360.61万元。学校团委荣获成都市“三会两制一课”活力团支部优秀组织奖。

【宣传工作】学校坚持以网络宣传多样化发展为中心,以官方网站、文理电视台、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快手为发力点,从学校党政重大活动、教学科研改革成果、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工作及重大新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学校撰写的前澳大利亚总统陆克文来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来访、《成都文理学院万名师生齐唱颂歌献给祖国》等多篇微信推文阅读量达到10万+,切实把校园新闻变成社会新闻。学校组织策划的“文理等你的春夏秋冬”、“文理萌新驾到”两个话题在迎新期间阅读量达到150多万,当周BCI指数达到1252,居全国高校微博排名第二位。2019年,在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大数据年度评选中荣获“2018年四川省十佳口碑高校”奖项,学校微信、微博影响力在四川教育政务新媒体榜单及联盟所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就业创业】学校积极研判就业创业形势,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基础,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水平。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短信、微信群等新技术、新媒体,及时宣传、发布国家和学校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举办1场大型双选会,共邀请到270余家单位参加,提供了多个领域的18000余个工作岗位,成功签约200余人;中小型校内招聘会共计3场;共邀请140余家单位参加。举行了“成都市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暨学校双创中心揭牌仪式”,活动得到四川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四川省第七届“导航名师”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首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两项。学校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吴尚明创业事迹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2019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48%:其中本科就业人数4059,就业率95.04%,专科就业人数1976,就业率96.39%。新增学生创业16人,发放创业补贴16万元。学校被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评为“2018年度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招生工作】2019年,学校认真研究整体招生形势,科学把握招生地生源形势,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推进招生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学校创新招生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员招生工作落地落实。印发了《成都文理学院全员招生工作方案》,首次实行积分量化宣传模式;全面启用《成都文理学院无纸化招生录取系统》,首次实现了招生录取工作数字信息化;创新报到注册方式,首次实现“一站式迎新服务”,七分钟完成报到注册手续,被数十家媒体报道;首批辅修专业开始招生,包括书法、旅游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考研方向)、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会计学7个专业。学校招生人数8103人,报到人数7404人。本科报到率96.63%,专科报到率81.18%,平均报到率91.37%。理科录取分数创新高。学校被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专业委员会评为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工作先进集体。

【校园文化建设】2019年,学校不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举办了以“博文善书•以志笃行”为主题的第七届读书月活动,以“社彩华章.青春追梦”为主题的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诗歌朗诵比赛,以“不忘初心迎大庆,牢记使命育新人”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暨第十六届科技文化博览节,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84周年主题歌咏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与四川省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社、眉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2019第十二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邀请大型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组、开心麻花电影《半个喜剧》进校演出。学校在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大数据年度评选中荣获“2018年四川省十佳口碑高校”奖项,微信、微博影响力在四川教育政务新媒体榜单及联盟所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企校地合作】 学校将校企深度融合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拓展外部空间,提高校企、校地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搭建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平台。2019年,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四川共向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军区机关第一幼儿园、绵阳子云幼儿园、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成都高新区幼师半岛城邦幼儿园等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产学深度融合。

【教育交流合作】学校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50余所海外高等院校开展合作,高质量推进学校“本(专)硕直通”、“微留学”等项目开展。5月,邀请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来访学校,陆克文与师生进行了“一带一路与青年领导力”主题访谈。邀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考文垂大学到校举办2次“我与海外招生官面对面”主题宣讲活动。11月,邀请加拿大维多利亚前市长迪恩·福廷来访学校并参加以“二十一世纪:意义或利益——社会领导力课堂”为主题的国际青年领导力课堂。12月,邀请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教授来访学校并为师生做题为《机制设计理论导论》的主题讲座,并受聘埃里克·马斯金教授为成都文理学院名誉教授。2019年,组织开展国际化特色活动30余次。学校两名学子参加了第二届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校园大使培训,并受邀参加联合国人口基金青年活动。在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300强·2019”榜单中,学校国际化竞争力排名全国民办高校前列,西南地区居第一位。

【社会服务】2019年,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脱贫、集中力量决胜打赢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紧紧抓住“脱贫必立智、立智靠教育”的“扶志”“扶智”主线,以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9年,学校帮扶乡城县完成《乡城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与帮扶的青麦乡沙龙村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推进党建联建各项事项落地落实。开展了“弘扬时代新风 助推文明成长”为主题的“勤劳致富带头人”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勤劳致富带头人”、5个“文明家庭”。邀请了乡城县中学师生代表参加我校与《星星诗刊》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诗人夏令营活动。学校专家团队与乡城县组织部、文体教育局、文旅局形成教育培训、文旅产品开发等具体项目的帮扶意向,制定《成都文理学院顶岗实习帮扶工作方案》、《成都文理学院智力帮扶实习方案》。启动了“成都文理•乡城第二届干部培训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培训计划,对乡城县近37名扶贫骨干进行培训。与乡城县发改局、国资公司洽谈,拟定《以购助扶工作方案》,引导教职员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集体采购、个人自愿购买、面向社会推广等方式,从乡城县购买农副产品,打通城市与乡城县农户,生产与消费,帮扶单位与受扶群众的衔接,有效解决乡城县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

【人事任免】依据学校党委酝酿提名以及征求意见情况,报省委教育工委审查同意,提交党内选举:卢元勇同志任中共成都文理学院委员会副书记,张昊、牟金星同志任中共成都文理学院委员会委员,任职时间从2019年9月16日起计算。

【内部治理建设】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为不断优化结构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对学校部分机构设置进行调整优化,将“宣传中心”和“青年电视台”宣传职能并入党委办公室,撤销“宣传中心”、“青年电视台”;将“安全保卫处”职能划归“后勤处”,与“后勤处”合并成立“后勤保卫处”;将“实验中心”实验职能和“青年电视台”学生实训职能并入教务处;“实验中心”资产管理职能划归后勤保卫处;将“科研处”、“深化教育改革与迎评工作办公室”并入教务处;将“信息中心”与“图书馆”合并,成立“图文信息中心”,负责原图书馆、信息中心工作以及原实验中心实验室论证及建设职能;将“终身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撤销“终身教育学院”、“外事处”;成立“招标采购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和“团委”合署办公;撤销“成都文理学院东区管委会”。

上一条:成都文理学院2018年年鉴 下一条:成都文理学院2016年年鉴

关闭 【打印】  【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成都文理学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269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211号